铁血华年-辛亥革命那一枪分章阅读 85

赫连勃勃大王 / 著
 加书签  滚屏 朗读

△孙中山据各省代表会议决定,致电袁世凯,表示对总统职务“虽暂时承乏,而虚位以待之心,终可于将。望早定计,以四万万之渴望”。

记住【祖书屋】:ZUTISW.CC

1912年(中华民国元年·壬子)

1月1中华民国宣告成立。是晚十时,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职,发表《临时总统就职宣言》和《告全国同胞书》,竭诚表示将“扫专制之流毒,确定共和,以达革命之宗旨”。

△北洋军将领冯国璋、段祺瑞等四十八发表联名通电,嚣“誓拥护君主立宪,反对共和政”。

1月2孙中山以临时总统名义通电全国改用阳历,以1912年1月1为中华民国建元之始。

△滦州新军起义,次宣布独立,成立“北方革命军政府”。袁世凯急调重兵镇,起义失败。

1月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。孙中山任命各部总:陆军黄、海军黄钟英、外王宠惠、财政陈锦涛、育蔡元培、实业张謇、务程德全、司法伍廷芳、通汤寿潜。

△各省代表会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。

1月5南京临时政府发布《告友邦书》,宣告承认清政府在革命与各国所缔结的切条约、所借外债、所认赔款及让与权利继续有效。

1月6甘肃新军起义,举黄钺为都督。

1月7伊犁宣布反正,举协统杨缵绪为都督。

1月11孙中山组织鄂湘、宁皖、淮扬、烟台、关外、山陕六路北伐军,拟同时发,取河南、山东、直隶,会师北京。旬,开始北伐,但均

洲皇族良弼、溥伟、铁良在北京组织宗社,反对清帝退位,顽固维护清朝统治。

1月15孙中山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,宣告如清帝退位,宣布共和,则将正式辞临时总统职,将政权让与袁世凯。

1月16革命杨禹昌等在京谋炸袁世凯中,被捕牺牲。

△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,通“临时政府组织纲修正案”。改总统制为责任阁制。

1月20张伯烈、孙发绪、谭延闿等拉拢湖北革命孙武、刘成禺等在海发起组织民社,拥黎元洪为首领。强调建设“统共和新国家”,反对革命“破”。

△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清帝退位优待条件,同意保存清帝尊号、优定岁俸等等。2月10,在参议院正式通

1月22孙中山提辞职五项条件,包括清帝退位、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并誓守参议院所定宪法等。

1月26同盟会员彭家珍在北京炸伤宗社头目良弼,越二。彭则当场殉。

△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四十六秉袁世凯之意旨,联衔电奏,吁请清帝即退位,立定共和政

1月28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,举林森为议

2月2成都、重庆军政府并,组织四川都督府,尹昌衡、张培爵分任正、副都督。

2月12清宣统帝溥仪诏宣布退位。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结。

2月13袁世凯通电全国,宣言赞成共和。

2月15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谒明孝陵,以昭告清帝退位,民国统的完成。

△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总统。

2月18南京临时政府袁专使蔡元培偕欢员魏宸组、宋仁、汪兆铭等八海北,敦请袁世凯南就职。27抵京。

2月28湖北“群英会事件”爆发。是,由原文学社员组织的改良政治群英会联湖北军界数千,在武昌,反对黎元洪和孙武所把持的湖北军政府,起事于当平息。亦称“湖北二次革命”。

2月29为胁迫南京临时政府取消袁世凯南就职的决议,第三师师曹锟于是晚发北京“兵”。北洋军将领旋又联名通电,坚持“临时政府必立设于北京,总统受任暂难离京步”。

3月1~4通州、碑店、辛店、黄村、三家店、保定、天津、小站、蔡村、杨柳青、沧州、直沽等地,纷起发生反对袁世凯南的北洋军“兵”。

3月2袁专使蔡元培等将北方“兵”、袁世凯能南,急电南京,请对袁迁就。6,临时参议院议决同意袁在北京受职。

△章炳麟在海改组中华民国联会,建立统,举章炳麟、程德全、张謇、熊希龄、宋仁为理事。4月23设本部于北京。

3月3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会,制订新纲领,宣布以“巩固中华民国,实行民生主义”为宗旨,举孙中山为总理,黄、黎元洪为协理。自此,同盟会由秘密转入公开活

3月10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总统。13,任命唐绍仪为阁总理。

3月11孙中山颁布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,凡七章五十六条。规定“中华民国由中华民组织之”,“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”,民享有各种自由和政治权利。申明在正式宪法未制订以,其效与宪法相等。

3月30袁世凯任命各部总,外陆征祥、务赵秉钧、财政熊希龄、陆军段祺瑞、海军刘冠雄、育蔡元培、司法王宠惠、农林宋仁、工商陈其美、通唐绍仪(兼)。

3月31袁世凯任命黄为“南京留守”,以统辖、裁遣南方革命军。

4月1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总统职。

4月2临时参议院议定临时政府迁北京。4,议决该院迁北京。

4月3孙中山离宁赴沪。随历游武汉、福州、广州等地,致宣传民生主义,鼓吹发展民族工商业和铁路通事业,阐述平均地权学说。6月22回到海。

4月11共和在南京成立,以“巩固全国统,建设完美共和政治”为宗旨。举蔡锷、张凤翙、王芝祥、孙毓筠、沈秉堃为总事。

4月25同盟会本部由南京迁往北京。

5月1孙中山发表十万英里铁路计划。5月9、民社、民国公会、国民协会、国民(1912年2月间由潘昌煦等海组成,非同盟会改组之国民)等团海联组成共和。以“保持全国统,采取国家主义”为义,支持袁世凯独裁统治。举黎元洪为理事,张謇、章炳麟、伍廷芳、那彦图为理事。

6月14袁氏政府以“有碍行政统”为由,撤销南京留守府,黄辞职。

6月16国务总理唐绍仪因袁世凯无视阁职权,宣布辞职。

6月18英、美、德、法、、俄六国银行团在巴黎正式成立,筹划向袁世凯政府举借“善借款”。

6月29陆征祥任国务总理。

7月8俄、签订第三次《俄密约》,把范围步扩蒙古地区。

8月16湖北革命、军政府军务司副司张振武和将校团团方维,在黎元洪、袁世凯,被杀害于北京。

大家正在读